第181章 一槌定音-《崇祯十五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,儿臣以为,海运虽然不可以全面放开,但适当放开一点小缝,还是可以的,一来找寻利弊,二来预防风险,纵使漕运被阻,朝廷依然可以通过海运从江南调配粮米到京畿。”朱慈烺道。

      “太子殿下所谓的不全面放开,指的是什么?”谢升皱着眉头问。

      朱慈烺向谢升拱拱手,谢升是东华阁大学士,内阁四臣之一,该有的礼节不能少,然后缓缓道:“江南各省,南直隶,浙江、安徽、四川、两湖、山东等地粮米都是通过漕运运送到京畿的,其中,南直隶、浙江和山东最为省事,因为漕运就从三地境内通过,四川有嘉陵江通长江,也算是便利。安徽两湖稍远一点,需要先经过水路转运,少则七八日,多则十几天,才能运转到漕河。但两广福建就远了,最少需要一个月,甚至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将粮米送到淮安,淮安到京师,又得一到两月,前后算起来差不多四个月时间,实在是太慢了。广东福建都是靠海之地,如果能在这两地试点海运,直接海送到天津,而不必到淮安运转,一定能事半功倍。如此不但提升效率,也减免了两地的转运之苦。”

      听到这,朝臣们都明白朱慈烺的意思了。

      朱慈烺虽然支持漕运,但却也支持宋玫的建议。

      皇太子,终究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。

      群臣嗡嗡议论,一时没有人出来反驳朱慈烺。

      朱慈烺向崇祯拱手:“父皇,广东福建两省的漕粮并不多,但却总是最后两个运到京师的省份,概因路途遥远,转运不便的原因。儿臣以为,如果选择广东福建两省作为试点,准许他们使用海运,不但对现有的漕运没有太大的冲击,而且还可以改善两省漕米年年落后的窘况。漕运海运并行,不管哪个地方问了问题,都可保证京师粮米无忧。”

      说完,深深一躬。

      原本皱眉不语的崇祯眼睛一亮。

      崇祯不是顽固古板的性子,不排斥接受西洋先进思想,大量引进火器,甚至还为天主教提写匾额,对于新鲜事务他历来都很有兴趣探寻,对海运,他并不反对,甚至心中是支持的,不然他也不会令沈廷扬建造新式运粮船,还做了一次从淮安到天津的试验。

      但漕运关系重大,不可轻动的道理,崇祯是非常明白的。

      不说那十几万人的生计,只说说牵扯到漕运利益的有关官员,就是一个庞大数字。

      身为皇帝,尤其是现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,稳定朝局是他最优先的考虑。

      加上海禁是祖制,他就更是不敢轻启海运了,明知道海运更快更省他也是不敢。

      不过朱慈烺的话,却让他心动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